加强互联网传播伦理建设(治理之道)
加强互联网传播伦理建设(治理之道)
李淑芳《 人民日报 》( 2017年02月06日 07 版)
倡导理性传播。大众传播就其本质和功能而言,需要理性传播精神。让社会大众树立理性传播信息的理念,是一个社会文明成熟的重要标志。应通过相关引导和激励措施,使理性传播成为网民的共识。理性传播是指人们在传播过程中进行理性分析和行为控制,规避容易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的非理性情绪和行为。我国互联网传播从匿名到实名、从散漫到规范,在实践中正一步步走向成熟。遵守法律、尊重社会道德准则,理应成为网络传播底线。在此基础上,才能形成人与人相互尊重、彼此理解、求同存异的和谐网络传播生态。 强化传播自律。新媒体技术使人际关系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发生了变革,改变了传统信息传播样态和信息生态环境,每一位独立的传播主体都是这个信息传播生态中的一分子。如今,智能手机普及率高,每个人都有麦克风,信息传播呈现即时、分散的状态;网络信息不断扩散,网络舆论与现实舆论滚动叠加,后果可能超出想象。在这种情况下,传播影响较之以往更大、更深远。因此,强调传播自律就显得尤为重要。这就需要引导网民科学区分真实信息与虚假信息,尊重他人隐私,保守国家机密,强化传播自律意识。 提升媒介素养。当前,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工具。相应地,提高媒介素养已成为刻不容缓的现实问题。所谓媒介素养,是指人们在面对媒介提供的各种信息时的反应能力、理解能力、质疑能力、评估能力、选择能力。提升媒介素养,要求人们正确运用媒介、理解媒介,发挥媒介的积极作用,控制其消极影响,真正成为媒介的主人而非奴隶。应通过学校教育、社会教育、媒体宣传等多种方法,帮助人们提高数字传播时代的网络生存能力、学会正确理解和辨别网络信息,提升网民的媒体传播技能,从而增强数字信息传播的准确性和可信度,形成绿色健康的网络生态。 (作者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) |
-
07-183643
-
07-18548
-
07-18534
-
07-18833
-
07-18616